深入与拓展——记第五届全国茅盾研究(国际)学术讨论会
一九九一年十月七日至十一日,第五届全国茅盾研究(国际)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大学举行。
这次学术盛会,是由中国作协、中国茅盾研究会、南京大学、江苏省社联、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、浙江省桐乡县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。中国作协江苏分会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、江苏文艺出版社、江苏教育出版社等单位都给予了支持与赞助。
参加这次大会的,有国内近百名茅盾研究专家和中国现代文学学者,还有国际知名的汉学家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教授玛利安·高利克、美国海军军官学校教授陈苏珊等,以及茅盾亲属韦韬同志。会议共收到五十多篇论文。
由于筹办这次大会的东道主叶子铭因病未能出席,大会临时主席团推举孙中田同志负责主持大会事宜。十月七日上午,大会开幕式在南京大学逸夫馆举行。邵伯周主持开幕式,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、老作家黄源致开幕词。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张锲、江苏社联主席胡福明、江苏文联主席李进、南京大学副校长孙钟秀、中国茅盾研究会顾问、翻译家戈宝权、捷克斯洛伐克学者玛利安·高利克均先后在开幕式上讲话。七号下午至八号下午进行小组讨论。大家围绕“茅盾与中外文化”这一中心议题各抒己见,展开热烈讨论。九号上午至十号上午,会场移至南大图书馆礼堂,进行大会发言。邵伯周、丁尔纲、曹万生、高利克、陈苏珊等均先后在大会上发表了引人注目的学术演讲。这是继中国茅盾研究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中心议题—“茅盾与中外文学”的进一步深入与拓展。十号下午,大会安排与会代表游览东郊,参观中山陵等名胜。十一日上午在南大图书馆礼堂举行大会闭幕式,大家听了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孙中田代表上届理事会作的《中国茅盾研究会成立八年来会务工作的报告》。最后,由庄钟庆致《闭幕词》,宣布这次学术讨论会胜利结束。
大会除讨论中心议题外,还就近年来人们比较关注的茅盾早年避难日本期间的生活经历,于十月七日晚组织了一次回忆、座谈,与会的有部分代表、知情人。当年曾在日本的钱青、黄源以及韦韬同志都进行了回忆,发了言,这不仅提供了一些珍贵的研究史料,而且澄清了一些疑问,对进一步开展茅盾研究不无裨益。
大会进行期间,中国茅盾研究会发展了部分新会员,选出了中国茅盾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。(瞿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