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伯周
邵伯周,男,1924出生。 汉族。浙江江山人。中共党员。1949年毕业于上海市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文系。历任上海市虹口中学、华东速成实验学校教师,上海师专、第一师院教师,上海师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、教授及文学研究所研究员、研究生导师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届常务理事及名誉理事,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,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、顾问。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。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著有《鲁迅研究概述》、《茅盾的文学道路》、《鲁迅思想与杂文艺术》、《<呐喊><彷徨>艺术特色探索》、《简明中国现代文学史》、《茅盾评传》、《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》、《〈阿Q正传〉研究纵横谈》、《人道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》、《蔚园集》,另外发表论文80余篇等。《〈呐喊〉〈彷徨〉艺术特色探索》获1984年上海市高校哲学社科研究优秀著作奖,《论鲁迅的中外文化观》获1994年上海市社科优秀成果奖,《茅盾几部重要作品的评价问题》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。
邵伯周茅盾研究著作很多。以下是其中的两部:
一、《茅盾的文学道路》,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,1979年2月第2版,231页。 本书对茅盾的文学道路作了较为细致的探讨、分析和评论。全书共五个部分:一、起点和第一步----“五四”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茅盾;二、曲折的历程----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茅盾(上);三、创作的丰收时期----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茅盾(下);四、新的探索和新的成就----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茅盾;五、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而斗争----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茅盾。作者对每个时期的时代背景,茅盾的文艺思想,都联系具体的作品进行了分析,可以清楚地看出茅盾的文艺思想和创作是怎样发展的,以及他的创作的主要成就。书末附有“茅盾主要著译书目”。
二、《茅盾评传》,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第1 版。 本书结合茅盾的生平、经历、事迹的评述和他的为中国革命事业与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精神,生动鲜明地描述了茅盾伟大的一生。全书分上、中、下三编;上编写他的家庭、童年和学生时期,大体上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;中篇写他1916年进入商务编译所至1948年底去解放区的经历,大体上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;下篇写他1949年初到北平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到与世长辞,相当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。每章分若干节,大体按生活经历来划分。本书比较注重“传”与“评”的特色,偏重茅盾的创作历程,对茅盾的许多主要作品都作了详尽的分析,结合具体记述和具体评价,写了一个真实的茅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