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oDun Stdioes
 首页  动态报道

2011年茅盾研究学术论文题目摘录

发布时间:2018-01-03  发布人:管理员

[1]钟桂松.黄源与《茅盾的青少年时代》[J].出版史料,2011(04)

[2]姬学友.评茅盾1949年前的鲁迅论”[J].殷都学刊,2011,(04)

[3]商昌宝.茅盾1949年的尴尬处境[J].炎黄春秋,2011(12)

[4]李海龙.论茅盾小说的文化政治取向[J].山西财经大学学报,2011,(S4)

[5]杜家怡.茅盾翻译思想概略[J].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,2011,(06)

[6]王嘉良,徐美燕.茅盾小说:政治叙事的两重视角与效应[J].天津社会科学,2011(06)

[7]黄擎.1940-1970年代中国主流批评家批评心态解析——以周扬、茅盾、姚文元为个案

[J].东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1,13(06)

[8]武亚军.茅盾创作的《清明前后》阐微[J].中国校外教育,2011(22)

[9]朱军.论茅盾翻译的政治维度[J].安徽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1,(06)

[10]田丰.茅盾在《文学》上对五四作家批评的研究[J].湖州师范学院学报,2011,(05)

[11]崔晓.茅盾和老舍都市文学创作观综合比较——以《子夜》和《四世同堂》为比较核心[J].名作欣赏,2011(33)

[12]田丰.茅盾批评观念的扬弃——从《小说月报》到《文学》[J].昆明学院学报,2011,(05)

[13]李玲.存在的不完满性与茅盾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的性别建构

——兼论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的个体生命存在主题[J].扬子江评论,2011(05)

[14]张丽.茅盾小说的非主流倾向与艺术特色[J].教育教学论坛,2011(30)

[15]于淑卿.浅谈大革命失败后茅盾的精神追求和情感体验[J].安徽文学(下半月),2011(10)

[16]于淑卿.茅盾左翼小说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[J].中国校外教育,2011(20)

[17]廖红.文学大师茅盾的翻译事业与成就[J].兰台世界,2011(23)

[18]钟桂松.吴奔星与他的《茅盾小说讲话》[J].出版史料,2011(03)

[19]张广海.论茅盾与革命文学派围绕小资产阶级问题的论争[J].浙江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1,(06)

[20]陈姗.《蚀》:虚无精神与茅盾小说艺术的诞生[J].名作欣赏,2011(09)

[21]易惠霞.论经济伦理视域下茅盾小说创作中的民族资本家形象[J].湖南商学院学报,2011,(04)

[22]张海鹏.两种现实主义文艺观指导下的小说创作——鲁迅与茅盾小说创作比较研究之二

[J].赤峰学院学报(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1,(08)

[23]贾晶晶.茅盾为人生文艺观溯源[J].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,2011,(04)

[24]余斌.茅盾小说中的性描写[J].书城,2011(08)

[25]马艳.茅盾与西方文化接触的历程[J].兰台世界,2011(17)

[26]丁尔纲.茅盾对五四新文学的历史贡献——纪念茅盾逝世30周年的思考

[J].绍兴文理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),2011,(04)

[27]刘东方.“反差不多论中的差不多”——反差不多运动中的茅盾与沈从文为中心

[J].山东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1,(04)

[28]沈卫威.茅盾的晚年——历史及其限制[J].山西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1,(04)

[29]郑志慧.茅盾的功利性选择[J].潍坊教育学院学报,2011,(04)

[30]钟桂松.《腐蚀》:从小说到电影——谈茅盾的立场[J].书城,2011(07)

[31]吴向北.茅盾《蚀》神话模式的象征和文学史价值[J].重庆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1(03)

[32]史维波.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[J].文学界(理论版),2011(04)

[33]裴慧利,李俊灵.茅盾儿童文学翻译的阐释学视角研究[J].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,2011,(03)

[34]宋会贤.茅盾早期文学思想[J].群文天地,2011(10)

[35]吕焰伟.从经济视角论茅盾小说的当下意义——社会剖析三部曲为例[J].大众文艺,2011(07)

[36]程凯华.茅盾论丁玲的文学创作[J].邵阳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1,(02)

[37]曾真.茅盾与谷崎文学的女性审美意识比较[J].求索,2011(02)

[38]方警春.论茅盾都市新女性形象创作的重大意义[J].福建教育学院学报,2011,(02)

[39]李强.浅析茅盾小说对二三十年代中国历史的折射——以《林家铺子》为例[J].大众文艺,2011(02)

[40]张霞.另类的革命+恋爱小说——茅盾《蚀》三部曲新论[J].边疆经济与文化,2011(01)

[41]温蕾.论茅盾对《小说月报》的改革[J].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,2011,(01)

[42]李锋伟.“矛盾”:茅盾与自然主义[J].河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1,(01)

[43]彭燕郊.胡风和茅盾[J].源流,2011(01)

 

版权所有:中国茅盾研究会 京ICP备12009228号-2

电子邮箱:maoyanhui2011@163.com 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 邮编:100009